抗击新型肺炎病毒,国医大师邓铁涛:我对抗生素的思考(精华)
邓铁涛简历
邓铁涛(1916年10月-2019年1月10日),广东省开平县人。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
2009年7月1日,93岁的邓铁涛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并获证书,邓铁涛教授是广东唯一获此殊荣者。
经历
1916年10月,出生于一个中医家庭。
1932年-1937年,就读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
历任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广州中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一届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广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广东省及广州市科委顾问,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会顾问,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理论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名誉理事,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医史学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家庭医生在线专家顾问等职。
2019年1月10日上午6:06,104岁的邓铁涛教授去世。
荣誉
1962年、1979年两次获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
1990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993年,荣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
2003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5年6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6年12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2008年1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治未病”工作顾问。
2009年7月,93岁的邓铁涛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并获证书,邓铁涛教授是广东唯一获此殊荣者。
2019年9月,邓铁涛被追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称号。
导读:中医师学了西医的“发炎”理论,往往忘记了治发热病,还有伤寒论学说。一遇发热病,首先考虑的是抗生素,岂知“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决非抗生素所能除。
对抗生素的思考
抗生素发明之前,中医治疗发热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疗效非西医药所能及。自抗生素发明后,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疗效的确较中医药为优,但对病毒性传染病,中医药仍遥遥领先。有人认为青霉素问世后,治肺炎用中药已过时了,此话值得商榷。
从理论而言,致病菌是肺炎的致病物质,抗生素的使用是消灭致病细菌,除去致病之源。但病菌致病于人,人体有抗病能力,中医称之为正气,正气足以祛邪。而抗生素既可以杀菌也可伤害人体正气,这是抗生素的缺点,甚者称之为毒副反应。
所以西药用于老年人的肺炎,疗效往往不理想,原因在于年老体弱之故。西医有支持疗法,但没有一套扶正祛邪的理论指导。如小孩发热,屡用抗生素,热虽退了,但身体却一次比一次虚弱。抗生素已致不少的聋哑儿童,引起其他并发症和后遗症亦不少。
由于细菌有抗药性,抗生素不断更新,抗菌力越来越大,对人体正气的压制也越来越强,不能不使人担忧。西医同行一再大声疾呼,切勿滥用抗生素。
1999年8月22日《羊城晚报》第3版报道:美国中西部发现了多种葡萄球菌,能够对抗常用的抗生素,并已导致4名小童死亡。美国医生及联邦卫生部门官员忧虑,人类滥用抗生素或会造成“超级病菌”涌现。
目前我国多数医院,以选用最新最昂贵的进口抗生素为时尚、为有水平!外国药商拍手称快,实在使人痛心!是不是进口的最新最贵的抗生素就一定能解决细菌感染的问题呢?
我最近在学校附二院会诊:一中年患者,心瓣膜病变,准备手术治疗,但患者先是发热,继之出现偏瘫,按常规用最新的抗生素已多日,发热不减,病人体质日趋衰弱,家属曾拟放弃治疗。我以口服益气活血之中药以治其脑,用紫金锭2片融化,冷冻保留灌肠以治其热,抗生素治法未变,但患者体温日降,灌肠6次体温接近正常。半月后再诊,患者热退,偏瘫亦除,精神面貌前后判若两人。
我并不反对在必要时,用中药的同时,借助于抗生素。应按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之原则去采用西药,在用西药的同时仍应以中医之理论为指导。千万不能以西医理论指导用中药。
什么叫以西医理论指导用中药?试举例言之。最近会诊一颜面神经麻痹、左侧面瘫之中年患者。主诊医生用了牵正散,但又加入大量鱼腥草等凉药。推论其意,须“消炎”之故,治之近10日不效。殊不知寒则凝滞,经络更不畅通,岂能收效?邀诊,我仍用牵正散加减,其中以防风易白附子,重用黄芪等益气药,服药1周歪者得正。此例足以证明,知其方而忽视中医之理,未能灵活变通,故收效亦难,虽有效亦不理想也。
谈到中医理论,对于治疗发热性、流行性、感染性疾病,伤寒与温病学说,往往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叶天士说:“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这是至理明言,是西医细菌学说所缺乏的。叶天士所说的“热”是致病的主因(可以看成是细菌之类的致病物质),叶氏不仅重视清热,还重视“透风”。所谓透风就是解表类药,风与寒这种致病因素往往为西医所忽视,重在杀菌以消炎,不知解表使邪有出路的重要性。同样,“渗湿”也就是使由细菌引起的毒素,从小便而去。上则透风,下则渗湿使病邪孤立,使细菌没有生存的环境,而病人的正气又更易于恢复。
为什么用抗生素退热后,即使无明显副作用,病人仍精神不振,倦怠乏力,胃纳欠佳。而用中药随着身热递减,精神则复,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师学了西医的“发炎”理论,往往忘记了治发热性病,还有伤寒论学说。一遇发热病,首先考虑的是抗生素,岂知“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决非抗生素所能除。
为什么外国那么害怕流感?因为他们只有抗生素及未有成熟的抗病毒药之故。尤其是“小柴胡汤证”,用西医方法治之甚难,而用小柴胡汤3剂便可收功。我曾会诊此等证,常使西医同道觉得惊讶。月前一位老朋友因肺部感染住院,症见发热喘咳,用最新最贵抗生素治疗多日,发热退而咳喘甚。友人多病,常找我诊治,这次便给我来电话,通过问诊,口授方药:用桂枝汤合三子养亲汤。友人素体虚寒,用各种抗生素,已抑制正气,表邪不能外解,故用桂枝汤;喘甚亦由于寒痰,故用三子养亲汤。药服8剂而愈。
中医院应为发扬中医的基地,千万不能丢掉中医,不要以为有了抗生素,便照用可也。由于细菌的抗药性,抗生素越出越新,价钱越来越贵,一天用药千元以上,非我国一般人经济所能负担,何况还有明显的副反应。此时正是发挥中医药优势之时,拿起《伤寒论》与《温病学》等武器,大胆细心地去实践,用中药取代抗生素,既能减少病人的负担,又能减少药后的副作用。这是一种挑战,更是中医的发展机遇。最近有双黄连注射液,据说效果不错。只要努力于临床研究与剂型改革,使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重新领先于世界医林,相信是可以做得到的。
治疗发热、肺炎等相关疾病,抗生素并不是唯一手段,可以结合使用中药或驱邪或补充正气,对疾病的治疗及人体的恢复有很大帮助,尤其是人本身就很虚的时候。这就是中医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