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徒經常利用求職人士求職心切或一時大意,騙取他們的金錢或令他們蒙受其他損失。他們的行騙手法層出不窮,求職人士必須保持冷靜、審慎,以免墮入圈套,招致損失。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行騙手法,遇到這些情況時便要提高警覺,有需要時應尋求意見或協助。
手法一 金字塔 / 層壓式推銷術
有些推銷或傳銷公司刊登薪高佣厚的招聘廣告招攬求職人士,並在面試時,極力遊說他們購買貨物,加入傳銷行列。求職人士更可能被遊說以信用卡透支,或被轉介到財務公司借貸。其後求職人士須償還借款及利息,部份無力償還的人士可能遭申請破產。求職人士若發覺工作涉及每層分佣(即所謂層壓式推銷)而售賣的貨品又較市面昂貴;或被要求繳交大筆的入會費用;及被遊說招攬會員(包括親友及同學)成為其下線員工,從而賺取利潤,而非着重產品銷售的工作,便應拒絕受聘。
手法二 色情陷阱
不少娛樂場所暗中經營色情業務。這些場所往往利用高薪厚酬來吸引求職人士。求職人士在簽約後,才知道實際的工作情況。求職人士簽署任何文件時必須提高警覺,清楚查詢申請空缺的詳細職務,避免受到誤導誘騙,從事色情活動。
手法三 騙財星探
有些自稱代表模特兒公司或配音公司的人士,透過互聯網進行招攬或在街上接觸路人,藉詞對方適合拍攝廣告或當歌星、明星、試身員等,誘使他們付款報讀訓練班,參加美容療程或健身課程,甚至繳交試鏡費、推薦金和保證金等。求職人士其後可能不獲安排工作,繳付的費用亦被沒收。部份人士更可能誤墮色情陷阱。
手法四 金融投資騙局
有些不法之徒利用外匯投資或推銷公司名義,高薪聘請文員、抄寫員和清潔工等。求職人士入職後,會被不斷慫恿參與投資活動,甚至轉職投資工作,騙徒更會誘使他們把自己、家人及朋友的金錢作投資,最終以投資失利為名,騙取金錢。
手法五 盜取個人資料
有些騙徒假借招聘為名,向求職人士套取重要的個人資料,例如身份證、銀行戶口及信用卡的資料。其後,利用獲取的數據圖利或假冒該求職人士,向銀行或財務機構申請借貸,求職人士不但無辜負上債務,甚或被申請破產。
手法六 違法的工作
一些不法之徒喜歡利用青少年替他們進行非法勾當,例如販運毒品、售賣翻版、冒牌或虛假貨品、從事抵觸法例的水貨活動、進行非法募捐、追收高利貸、提供銀行戶口協助洗黑錢等,以便一旦被警方查捕時得以脫身。求職人士必須小心,以免被人利用從事不法活動,惹上官非,影響前途。
手法七 徵收不合理費用
有些騙徒亦會假借招聘為名,以各種理由和名目向求職人士徵收不合理的費用,例如登記費、數據處理費、行政費和工作證件費等。如遇到未上工、先付費的要求,應三思及與家人朋友商量。
手法八 誘騙進修
求職時如被指未具備有關空缺的入職條件及需要自費報讀訓練班或其他課程提升技能才可獲聘,宜提高警覺,這很可能是以騙財為目的的假招聘。
手法九 網上虛假招聘
網上招聘日趨普及,騙徒會利用網上討論區、社交網站或流動手機應用程序,發佈虛假招聘廣告。騙徒會在面試期間騙取求職人士財物或套取個人資料,繼而盜取求職人士銀行存款或以騙取得來的資料進行不法活動;或是聲稱招聘網上兼職,承諾求職人士代購網絡遊戲點數卡可賺到服務費或傭金,待求職人士提供點數卡序號及密碼後,騙徒便將點數變賣和失去聯絡,求職人士因而招至金錢損失。求職人士必須對來歷不明的招聘廣告提高警覺,不要被待遇過度優厚的廣告迷惑。網上求職過程中,如需要提供個人資料,請考慮僱主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有否過度收集個人資料之虞。大家應好好保管個人資料,以免被人盜用。
識破陷阱
雖然不法之徒行騙的手法很多,但只要小心謹慎,不輕舉妄動,便可避免受騙和蒙受損失。
以下是一些偵破工作陷阱的方法:
持平實的態度及目標
求職時應持踏實的態度,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要隨便相信「無需經驗、學歷」,又「人工高、福利好」的招聘廣告,應留意空缺工資與所需條件是否合乎現實和市場水平。對公司背景資料、空缺職責或行業亦應有基本認識。
面試時提高警覺
前赴面試,要緊記個人安全,避免獨自到異常偏僻的地點面試,並應留意麵試過程是否過份草率。遇到「一見即請」,或只須填寫簡單個人資料,不用面試的工作,無法交代清楚明確工作內容,便應提高警覺。
不要隨便繳交款項或交出重要文件
若被要求繳付任何費用,應該問明用途。正當公司一般不會要求僱員負擔任何費用。同時,亦不要隨便交出個人重要文件,包括身份證、銀行卡或支票等。
小心檢查合約內容及附帶條件
簽署任何合約或文件前,要細閱所有條款,包括員工手冊。如有不清楚的地方,不要立即簽約,可要求帶走合約仔細研究。正當公司會容許准獲聘者有充足時間細閱及考慮合約內容。
不要隨便簽署文件
若有任何懷疑,不要簽署任何協議或授權文件,如銀行授權書,以免招致損失。
留意工作範圍是否與廣告或面試所述相符
若已受聘,應注意工作內容與招聘廣告或面試所述是否相同。亦要留意僱主有否遊說你轉任其他涉及投資或買貨推銷的工作。若果僱主提出無理要求,應斷然拒絕,更不要替僱主進行非法工作。若涉及刑事罪行,有機會被留案底,影響前途。
尋求協助
多留意新聞時事,識辨騙徒的行騙手法,並要充分認識僱員權益。若有任何懷疑或不懂處理的地方,應諮詢家人或朋友的意見,有需要時可向警方及勞工處尋求意見或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