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災解難念佛教《心經》,般若波羅蜜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鬼神不能侵害!
《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
《心經》是闡述大乘佛教中空和般若思想的經典,是所有佛經中翻譯次數最多,譯成文種最豐富,並最常被念誦的經典。有廣本及略本兩種本子。漢傳佛教通行版為玄奘譯。這部經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殊勝,就相當於釋迦牟尼佛的心臟一樣。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名稱釋義】
摩訶,梵文,我國名為大智慧。因為中國文字難盡其義,所以仍用原文,並且尊重這幾個字,所以不譯。
般若,是智慧的意思,全是說心的妙用。
波羅蜜,是到彼岸的意思。
多,定也。
心,指心臟,含有精要、心髓等意。本經系將內容龐大之般若經濃縮,成為表現『般若皆空』精神之簡潔經典。全經舉出五蘊、三科、十二因緣、四諦等法以總述諸法皆空之理。
經,徑也。
《心經》,具稱《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是佛教經論中文字最為簡煉,而內容又極為豐富的一部典藉。它和《金剛經》一樣,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影響極大。
《心經》簡短,只要200多字,但內容精深,意境遠大,當你不斷誦讀、抄寫心經時,心經的咒音就會刺激到大腦的腦細胞,加深記憶,使大腦不斷思考,令頭腦清醒,能幫助在工作事業生活中做出睿智的抉擇,這是不但擁有好運氣,而且會擁有超乎尋常人的能力。
《心經》詮釋的是一種五蘊皆空的境界,即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世間多少塵世雜念,一切煩躁不安皆來源於細碎瑣事。五蘊皆空強調的則是視這一切瑣事於無形,從而獲得寧靜安謐的自由。
修讀《心經》的好處:
第一.可以獲得無量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福德;
第二.念《心經》可以消災解難;
第三.鬼神不能侵害;
第四.可以迅速成佛;
第五.可以從文字般若進入觀照般若從而契入實相般若。
《心經》中的智慧無量無邊。但凡信佛的人修讀它能讓心情保持着愉快。因為每一字一句都是你自性中本具的智慧,而我們的自性本來的面目就是應該無所掛礙的。念誦的時候就是回歸的自性的過程。
《心經》在佛教中屬於般若系經典。按天台宗對《般若經》的判攝,稱為通教。所謂通者:具有通前與通後的意義。通前是說它與阿含教的關係,阿含經典對存在現象的透視:指出了苦、無常、無我;當然也講到空,但不是很深刻,唯有到了般若經教,在阿含的基礎上才把空的教義推向極致。通後是指《般若》與《華嚴》、《涅槃》、《維摩》等經的關係,般若經教所揭示的緣起性空,是大乘一切經教建立的理論基石。如實的把握般若中觀正見,對於學習經教,指導修行,都具有重要意義。
《心經》與其他經典不同,一般經典都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三部分;而《心經》唯有正宗分,於是人們便懷疑《心經》的獨立性。當代佛學界學術權威印順法師在《般若經講記》中就作了說明:印老以為奘公所譯《心經》,是從六百卷《大般若經》中單獨錄出的。在《大般若經》中有《學觀品》,此品中有與《心經》完全相同的文句,是佛陀直接向舍利弗說的。《心經》是《大般若經》中最精要部分的內容,古德為易於受持,特摘出流通。
《心經》具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經論中文字最為簡煉,而內容又極為豐富的一部典籍。心經般若法門是大乘道六度最後成就的大法,所謂三世諸佛以般若波羅密多故,是佛法的中心點,漸漸演變為法相唯識,乃是般若的發揮。般若法門因龍樹菩薩大加宏揚而光芒萬丈,即如中國的禪宗,也別被稱為般若宗,也稱心中,一切諸佛之心中心法。
《心經》中「觀自在」可解作觀自己所在,那自己又是什麼?自己要認識自己,自己是眾生,只緣眾生迷了佛,識得眾生便識得佛,不是佛迷了眾生,度了眾生便無迷,不迷便見佛,佛是眾生所成,一定要認識眾生,猶如饅頭、水餃為面所成,故一定要認識麵粉。
「五蘊皆空」,五蘊即是色、受、想、行、識,如何照見五蘊皆空呢?要用般若力,般若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內發現。自己就是五蘊,五蘊空,度一切苦厄,若被五蘊所覆,便不能認識自己,所以人人念佛,也不識得念佛是誰,因為被五蘊所覆滅,因此要加般若力,所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事,照見五蘊皆空。那麼誦念心經有什麼功德迴向呢?
心經作用:
心經可治療失眠
人們在時間鎖遭受的苦難均與三障有關,即為報障、業障、煩惱障;心中各種各樣的無名煩惱都由這三障帶來的。報障即為前世因果循的福報所致,就如有些人一生錦衣玉食,一些人饑寒交迫,即是因造果,果造因,因因果果,循壞不已。業障即是我們做一切事業的障礙,每個人在干任何事業中所遇到的困難、阻力、挫折等,只要帶着善心,盡量把事辦好,辦圓滿,便會給自己帶來好的業報,反之,則會埋下惡業;煩惱障皆由事事中不能稱心如意,胡思亂想,煩惱叢生等而帶來煩惱障,由以上三障帶來的思緒不寧,導致我們容易失眠多夢,誠心恭敬之心念誦或者抄寫《心經》,可將你的思維集中在一件事上,慢慢放鬆你的腦袋,清醒迷的頭腦,清洗內心,堅持一段時間以後,可以令你安然入睡。
可以開發腦細胞等
佛教《心經》 全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通向智慧彼岸的途徑 (菩薩說) 舍利子啊,如果你能參透什麼才是真正的智慧,那麼你就能摒棄一切私心雜念,並且普渡眾生。
徒弟啊, 你所有的慾望和想念,其實正是幫助你真正得到解脫的根源;而你所想要到達成功彼岸的夢想,也正是讓你產生煩憂的源泉。
所以,你一定要記住,你的慾望,正是你的智慧之源;反之,你平和的心境,也正是你達到成功彼岸的途徑。
你必須明白,你所必須承受的一切,你所想念的一切,你所希望努力去做的一切,你所希望領悟的一切,都遵循着這個看似簡單的規律。
我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人世間所有的一切,既沒有絕對的開始,也沒有絕對的完結。 沒有絕對的醜惡,也就沒有絕對的純美無瑕,更沒有表面看去令人欣喜的繁花盛開和令人心灰意冷的草木凋零!
正因為如此,如果你做到了無欲無求,那麼你所有的私心雜念,就都可以摒棄;如果你做到了無欲無求,那麼你就會自然而然把你的感受、念想、軀體、思維都忘記。
如果你做到了無欲無求,那麼你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種基本的感覺都會變得不再重要,就連那玄妙的被稱為「直覺」的作用於你腦中的第六感,也會變得不再重要。
如果你真的能做到無欲無求,那麼,那些所謂的霓裳美人、鮑魚之臭、旖旎仙樂、錦衣玉食、綾羅質感都會被視作凡夫俗子才珍惜的俗物,甚至,凡夫俗子在獲得正常生活時所必須依循的法則,在你眼裡,也會成為通向智慧彼岸的阻礙,因為違背你自然與和諧的準則,而被摒棄。
眼光不夠高,於是思想境界就沒辦法達到足夠的高度。 沒有勇氣面對思維深處最根本的偏頗之處,就沒有辦法得到超脫。
你還應該明白,認識你自己的缺失之處,是永無止境的。因為,世間所有的一切,最難了解也最難理解的,始終是你自己。
如果你悟到了這一點,那麼,你就會明白,宇宙萬物,並沒有絕對的死亡。正因為如此,死亡從來不會被聖人們視做終點。
如果你心中失卻了悲苦,那麼我可以這樣說,你已經做到了無欲則剛。
如果你真的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哪怕是我都悟不透的宇宙萬物所深藏不露的玄機,在你眼裡,也都會變得不值一提。 因為,你從來無須擊潰整個宇宙。 沒有必要。 我曾經告訴過你,如果你不能做到主動去學習,那麼你就不會因心存雜念而留存本應忘卻的煩惱。 而,一個不懂得如何正確學習的人,是不可能做到超越自我的。這是因為,適當的借鑒與學習,對任何人而言,都非常有必要!
如果你不能聽懂我說過的這句話,那麼不管你曾擁有多麼強大的慧根,在我眼裡,你都不會有真正得到智慧的機會。 因為,你既不了解你自己,你也就永遠沒有辦法做到超越自我! 你連你自己都不能超越,那麼,我想問問你,也希望你自問,你還能超越什麼呢? 儘管如此,我還是希望你能明白,你之所以不停地追逐,是為了有一天,你真的能因為無欲無求而得到宇宙間最深沉的快樂!
現在,我可以告訴你,世間得道的佛祖們,他們之所以能做到笑看人世間所有的一切,是因為,他們已經參透了通往智慧彼岸的玄機。 於是,他們心中再沒有牽掛, 因為了無牽掛,所以沒有任何東西能把他們徹底打敗, 於是他們再不需要懼怕!
於是,他們能看破生死,他們能從人世間所有令人心煩意亂的漩渦中掙脫,最終永存於世! 而那三位公認的最具慧根的佛祖,則是因為真正悟透了通往智慧彼岸的道理,看破了天機。 因此,他們不但得以去往西方極樂世界為世人所景仰,就連他們的弟子,也做到了澤被蒼生。
所以,你必須明白: 「般若波羅蜜多」這六個字,是人世間最具玄機的六個字,是使人洞明世事的六個字,是使人超脫一切的六個字! 甚至,這六個字,能使人永遠凌駕於宇宙萬物之上!
你要相信我,這六個字,能使你徹底從人世間紛繁蕪雜的牢籠中解脫出來! 師父我絕無虛言!
正因為如此,「般若波羅蜜多」這六個字,被尊為集人世間所有智慧大成的不二法門。 那麼請你靜下心來,跟着為師我默念: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這就是,我必須告訴你的—— 通往智慧彼岸的途徑。
持誦經文注意事項:
2.1 持誦時必須發出聲音,但無須大聲朗誦,重以誠心誠意的恭敬心和懺悔心護念之。(注一)
2.2 持誦時,或跪、或立、或坐皆可。
2.3 24小時皆可持誦,但每部持誦過程以90分鐘為最適當,速度宜不急不徐,切莫過快,否則誦經之功德力將會減少。若以速度取功德則是以貪執心修法,非正法;誦經重點貴於以虔誠恭敬之心相應之。(注二)
2.4 關於誦經立香案:家中若有佛堂者,需奉三柱香,口念:「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護持」(三稱)。持誦經文之中,若間隔一小時以上需要重新恭請。(注三)
2.5 持誦的過程可能會有一些現象,例如:頭暈目眩、流眼淚、字體模糊、身體酸軟不適、心生疑惑、雜念紛至等,尤以剛開始持誦的第一個月內最為嚴重。遇此情況者,種種現象乃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作祟所致,應以最懺悔的心,祈求冤親債主原諒,更要以最勇敢負責的心來圓滿現前之因緣果報。
3、原理: 人的修行以消除業障、償還因果債、懺悔惡業為始,之後方能無礙的修法。冤親債主糾纏是陰陽皆苦的果報;運勢不好、事業不順、夫妻不和、子女乖違、甚至於修行的諸多障礙,幾乎全部因為冤親債主得不到超撥而欲索債所引起。「萬法皆因緣所生」、「如是因、如是果」(過去世所造的諸惡業為因,今生冤親討債為果),若無法超撥冤親債主,菩提道上必是難上加難,所以每個人應以至少持誦200部以上《地藏經》的功德力,迴向因果,超撥個人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得令往生凈土,究竟解脫。(注四)
4、重在迴向: 誦經有不可思議功德,而功德迴向是很重要的。通常經書上迴向十方一切眾生的迴向偈並非不好,但欲先消除自己的業障,懺悔宿業,還是應先迴向給與自己關係密切的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這些眾生與你最有緣,最易障礙你、糾纏你。故應首先超撥他們。解決他們的問題之後,自己的業障消除了,修行道上暢通了,你再發心將功德普皆迴向十方眾生、求生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