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一起想像一種人生:辛苦工作50年後,可以擁有250億美元的首富身價,總是一身襯衫、卡其褲,不喝酒、不吃紅肉(當然不吃漢堡),每天運動健身,出差搭機坐經濟艙,開福特汽車,低調到連搶匪都不知道他是誰……
聽起來似曾相識?這個人不是股神巴菲特,他只是跟巴菲特風格相像。 1998年,巴西首富豪爾赫雷曼(Jorge Paulo Lemann)與巴菲特在吉列(Gillette)董事會同席之後,成為近20年好友。他們在2013年合資280億美元,買下生產番茄醬的亨氏(Heinz),創下全球食品業最大收購案。 2015年,兩人再度聯手,以亨氏購併冷凍食品乳酪生產龍頭卡夫(Kraft),更新了這項紀錄。巴菲特讚譽雷曼猶如自己的老師,認為雷曼的管理手段比他來得好,直稱其為「全世界最會做生意的人」!
雷曼是移居巴西的瑞士移民之子,1939年出生於里約熱內盧,父親移民巴西經營乳酪工廠。
雷曼從幼兒園起到高中畢業,都就讀美國學校,父母堅持他要受良好教育,所以雷曼很早就能說流利英語,這在當時巴西是少見的技能,對他日後進入金融市場幫助很大。
雷曼7歲起在鄉村俱樂部打網球,好勝心極強,終生熱愛這項運動,5次奪得巴西全國冠軍,代表巴西打入溫布頓公開賽、法國公開賽和戴維斯杯比賽。
在最年輕的歲月,雷曼每天日出之前五點起床,慢跑、練球。教練告訴他,對着觀眾打球是不可能贏得比賽的。意思是,與其對看台上的觀眾炫技,不如專心比賽。
雷曼受基督新教倫理教育,強調節儉與自律,再加上運動員的低調嚴謹訓練,很早就顯露特性。雷曼不打球時,就在南區的海灘衝浪,曾自豪表示自己是「里約熱內盧最好的衝浪手之一」,盡情享受腎上腺素飆升的刺激感。
1957年,雷曼決定追隨哈佛網球隊隊長的表哥,就讀哈佛大學部經濟系,成為每年僅被錄取一人的巴西學生。但這個榮耀卻成為災難,17歲的「海灘男孩」來到天寒地凍的波士頓,分外想念巴西海浪,思鄉情緒加上叛逆年齡,使他學業一落千丈。
大一學年結束,雷曼在哈佛廣場放煙火,校方惱火建議他休學一年,等「人格更成熟」再回校就讀。
雷曼雖一度想休學,但為了排遣無聊並順利畢業,決定提早到三年就畢業。雷曼先徵詢學長姐和教授,他想修習的課程要付出多少心力和時間,過程中發現,歷屆所有考題都存檔在圖書館,而且教授所出的考題變化並不大。他只需要研讀舊題,便能應付所有考試。短短數個月,他從問題學生變成師長的最愛,一如原先設定的目標,21歲就完成學業。
雷曼曾提及這段哈佛經驗如何改變他的世界觀:「當年我是熱衷網球和衝浪的少年,從未踏出里約熱內盧半步。大一必修哲學課,我開始研讀柏拉圖、蘇格拉底,那些書我以前從沒想過多看一眼,只想奪下網球冠軍或衝上更高的浪頭。夢想遠大或微小,其實要付出的努力是一樣的……。我身邊圍繞着頂尖人才,知人善任是我的一項能力,也是我日後創業的一大特點。」
「為了在三年內完成學業,我必須建立一套學習系統,心無旁騖,努力化繁為簡,只留下核心要素,這也助益良多,簡單的方式永遠比複雜要來得好。」
獨到的用人哲學:第一個員工,連小學都沒讀完
他只僱用一種人:窮、聰明,並極度渴望成功
雷曼原本奮力往職業網球選手之路努力,雖然成績不差,但客觀評估自己的勝算時,他發現自己並非頂尖好手,這與他向來追求成功的個人目標有嚴重衝突。 「打得越久,我越發現自己很難擠進世界排名前十的一流行列,」雷曼說,「既然無法成為明星,我便決定放棄這個生涯。」
雷曼在瑞士信貸銀行實習,第一次任職大型金融機構,但很不喜歡公司階級嚴明、程序嚴謹,只做了7個月就辭職回巴西。
在巴西,雷曼從券商交易員做起,整整10年內,在市場中不斷為僱主創造業績,全力拉攏有心向上、卻無資本的人合作,他所僱用第一個已經在業界立下戰功的員工,連小學六年級都沒讀完,是出身中下階層的打雜小弟。
雷曼把「拓展人脈」視為要務,他很快發現,僱用一群優秀人才,是開創事業的莫大優勢,而「入股分紅」猶如紅蘿蔔,能夠吸引有才能的年輕人效力。
當時的巴西經濟成長主要受惠於政府政策,受政府扶植的大企業日漸成長。在這種環境下,雷曼更需要具靈活彈性的銷售長才,甚至得有些機巧。他所創立的「加倫蒂亞證券經紀」是一生事業起點,往後不論創立多少公司,雷曼都遵守特定的「追夢專才法則」,稱為PSD:出身貧窮(Poor)、頭腦靈活( Smart)、渴望致富(Desire),名校畢業或具備國際經歷不重要。
要進入雷曼公司,必須熬過十二道關卡,挺過八、九個面試官,當時所提問題,如果讓現在的人力資源專家來問,恐怕會形成醜聞。主考官甚至會問應徵者是否為同性戀、一周有幾次性行為等。合伙人費南德斯說:「答案並不重要,我只想知道應徵者如何反應、可否過關,雖然問題有些過分……。」
抗壓性和長時間工作,是全球金融市場人才不可避免的宿命。雷曼因叔叔的引薦,開始接觸高盛銀行,並進而模仿創立獨特的企業管理手法。加倫蒂亞的公司文化也成為巴西新一代企業的典範,他的優秀離職員工都開枝散葉的把這套制度推廣到各個領域。
雷曼的公司「以績效論英雄」,沒有排資論輩這種事,員工只有三個層級:新進員工、抽取傭金的員工、合伙人。每半年舉行人員考核,如果有人分紅獎金或傭金增加,一定就是來自績效不彰被削減的人。每年固定淘汰十分之一的人員,開除績效差的,就是為了持續招攬年輕、有才能的新員工。
「舒適圈」在公司字典里不存在,敏感的靈魂絕對待不下這個刻意營造的競爭高壓環境。不少人不到二十歲進公司做打雜小弟,三十歲就名副其實成為合伙人,餵養出渴求者的雄心。
犀利的企業經營:用現金消滅對手,買下老大公司
成本就像指甲,永遠都需要削減!
金融交易帶來的腎上腺素飆升感,鼓動雷曼的團隊不斷前進,不安於只做投資者,他們想成為能打造真正企業的經營者。
合伙人們從買下巴西人字拖品牌哈瓦那母公司開始學習,貫徹重整步驟:檢核業務、放大所有產品定價空間、收回高階主管福利與權力、裁撤績效不佳員工、訂定績效第一的制度和人才管理與招募法則。
換句話說,雷曼與合伙人大多選擇有經營傳統的企業,只是因為年代久遠,擁有者已經失去動力,也習於安逸,導致經營衰退。他們在一次又一次的購併企業中,先用現金消滅對手,然後不斷重複相同的改革措施,再困難的老大公司都無法逃避,並以新的績效和獲利來平息所有接管紛爭。 2004年與比利時英特布魯集團(Interbrew,生產貝克啤酒等)合併,被購併界稱為「新企業對抗老貴族」,一干伯爵、侯爵股東,全數敗下陣來。雷曼心腹斯庫彼拉曾經傳神表達他對企業財務的看法:「成本就像指甲,永遠都需要削減!」
在收購巴西最大連鎖商店「洛加斯美洲公司」時,被任命主掌的斯庫彼拉單身上任,至今仍是牛仔褲、運動鞋和T恤裝扮,許多員工都認不出大老闆就在身邊。斯庫彼拉對零售業毫無所悉,為了經營,寫信給全球前十大零售業者,自我介紹並詢問能否親身參訪,學習對方的優異經營。
他們的想法是,世界上有那麼多優秀企業,與其花時間研究,何不取經效法?結果美國Kmart和布魯明黛(Bloomingdale’s,百貨公司)都回信願意接待。沃爾瑪創辦人山姆沃頓(Sam Walton)則開着老舊貨車,帶着狗兒和獵槍來接機,一見如故帶領雷曼和斯庫彼拉,仔細解說沃爾瑪如何營運。沃頓兩度造訪巴西,在大賣場親自拍照、丈量貨架尺寸,成為雷曼與合伙人的終身良師。沃頓對這段友誼說明道:「我很久以前就領悟到,在眾人面前維持高傲,並不是打造高效率組織的最佳做法。」
屹立的森巴傳奇:資助人才,為企業注入巴西魂
「如果未來你有機會幫別人,也要像我現在一樣。」
經歷世界性的攻城略地,雷曼與鐵三角合伙人開始有計劃資助有才能的年輕人到一流學府留學,持續性以培養、僱用、績效獎賞的作為,為他們的企業注入巴西魂。
雷曼資助的第一個學生,是為他的啤酒公司建立智慧銷售系統的布里托。布里托曾在奔馳與殼牌公司工作,申請斯坦福大學碩士時,缺乏學費,殼牌也不贊助,布里托透過朋友問到雷曼的聯絡方式,大銀行家同意見他一面。
雷曼不看履歷表,只簡單詢問布里托的專業和未來事業目標,並諮詢過殼牌的意見,就同意資助學費。不過雷曼對他提出三個要求:「一、請和我保持聯繫,我要知道你課上得如何,讀到有趣的財經文章請寄給我看看。二、 如果未來你有機會幫助別人,也要像我現在一樣伸出援手。三、完成學業後,在接受任何工作前,請先跟我們談談。」
前年擔任漢堡王執行總監的赫斯四十來歲,二十多年前向助學基金會申請助學金,他回憶當年場景:「洛斯加美洲執行總監斯庫彼拉一坐下,就把腳放在桌子上,問我為何要申請助學金。我20歲,父親已經退休,辛苦把我養這麼大,該是我獨立的時候了。斯庫彼拉又問我:『你會把我的錢花在女朋友身上嗎?』我說我會用這筆錢付學費,如果還有剩,我會花在女朋友身上。斯庫彼拉不禁笑了,我想他喜歡我的答案。」
雷曼與他的合伙人們,已經設立條款,子女都不進入相關企業工作,所有資深合伙人要陸續交棒給下一代合伙人,才能維持合伙人制暢通。不坐大辦公室,沒有私人秘書、不戴鑽表、不開進口車,雷曼與訪客告別時,一定陪同到電梯口,至今依然。遠在南美洲的巴西,有這麼一群放膽追夢的投資與經營專業人士,示範了巴西不只有森巴舞的商戰傳奇,看來也還不會停下腳步,值得讀者理解觀察。
巴西首富發跡大事紀:雷曼(Jorge Paulo Lemann)
‧21歲/3年內修完課程,獲哈佛大學學位
‧36歲/創加倫蒂亞投資銀行
‧53歲/創GP投資公司,是巴西第一家私募股權公司
‧64歲/創3G資本公司
‧68歲/買下百威啤酒
‧70歲/買下漢堡王
‧73歲/收購亨氏(Heinz)
‧75歲/買下卡夫食品(Kraft),為食品業最大併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