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實用防瘟疫病毒法寶 – 艾草蚊香香爐和艾條,家人和自己健康安全就是一種最大幸福!
防瘟疫功臣– 艾草
艾葉防瘟疫在中國有幾千年歷史。
現代醫學藥理證明,艾草是一種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其對細菌有着抑制和殺傷的作用,而且對呼吸系統疾病也有防治作用。
普通艾草和艾葉偏保濕,不好燒,一般都是附近藥店直接購買艾條,艾草蚊香香爐網上有買,工業成品乾的好燒!
推薦大家使用艾草蚊香香爐 ,居家定期燒艾條防瘟疫!
說明:
艾草(學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別名:蕭茅、冰台、遏草、香艾、蘄艾、艾蕭、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莖單生或少數,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萆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無假託葉或極小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頭狀花序橢圓形,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花藥狹線形,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於花冠。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葯,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艾葉晒乾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佈於亞洲及歐洲地區。
艾草藥用價值
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乾枯後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本草綱目》除記載有「白蒿」及「白艾』外,還記載有「蘄艾」(產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可入葯。此系艾的栽培品種cv. qiai,與原種(野生種)的區別在於:栽培品種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氣濃烈;葉厚紙質,被毛密而厚,中部葉羽狀淺裂,上部葉通常不分裂,橢圓形或長橢圓形,最長可達7-8厘米,寬1.5厘米,葉揉之常成棉絮狀;入葯,性溫、苦、辛、微甘。
全草入葯,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歷代醫籍記載為「止血要葯」,又是婦科常用藥之一,治虛寒性的婦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與哮喘,煮水洗浴時可防治產褥期母嬰感染疾病,或製藥枕頭、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及虛寒胃痛等;艾葉晒乾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殺蟲的農藥或薰煙作房間消毒、殺蟲藥。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葯,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台灣正流行的「藥草浴」,大多就是選用艾草。關於艾葉的性能,《本草》載:「艾葉能灸百病。」《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說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有通經活絡,祛除陰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作用。現代藥理發現,艾葉揮髮油含量多,1.8-桉葉素(佔50%以上),其它有α-側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風乾葉含礦物質10.13%,脂肪2.59%,蛋白質 25.85%,以及維生素A、B1、B2、C等。
灸用艾葉,一般以越陳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說法。
艾草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之效。治月經不調﹑經痛腹痛﹑流產﹑子宮出血, 根治風濕性關節炎﹑頭風﹑月內風等。因它可削冰令圓,又可炙百病,為醫家最常用之葯。現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一來用於避邪,二來用於趕走蚊蟲。
生活
艾蒿具有特殊的馨香味,做成馨香枕頭,還有安眠助睡解乏的功效。艾蒿葉熬汁,然後稀釋兌水沐浴,可除身上長的小紅疙瘩。此外還可以驅蚊蠅、滅菌消毒,預防疾病。艾蒿還用於針灸術的「灸」, 「灸」就是拿艾草點燃之後去熏、燙穴道。用艾蒿泡腳有很多保健功效。因為它有着治病的功能,特別是在五月節這天乘着露水採到後,藥效最好。.艾蒿還是一種食用植物,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艾蒿饃饅、艾蒿糍粑糕、艾蒿肉丸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懸艾草: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洒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以防蚊蟲,「避邪卻鬼。」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稈枯後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