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中芯國際在港交所公告,經過多日與供應商進行詢問和討論後,公司知悉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已根據美國出口管制條例向部分供應商發出信函,對於向中芯國際出口的部分美國設備、配件及原物料會受到美國出口管制規定的進一步限制,須事前申請出口許可證後,才能向中芯國際繼續供貨。
中芯國際表示,針對該出口限制,公司和美國工業安全局已經展開了初步交流,將繼續積極與美國相關部門交流溝通。
公司正在評估該出口限制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基於部分自美國出口的設備、配件及原材料供貨期會延長或有不確定性,對於公司未來的生產經營可以會產生重要不利影響。
中芯國際重申,公司一直堅持合規經營,遵守經營地的相關法律法規。
1
轟轟烈烈的大造芯片運動
2020年,一場轟轟烈烈的大造芯片運動正在興起,各家企業都在紛紛轉產半導體了。
2019年全國新增半導體企業超過10000家,動輒千億投資的規劃、遍地開花的產業園區、名目繁多的補貼與獎勵……成為了這場運動的標配動作。
工商數據顯示,截止到上個月,今年全國已經有9335家企業轉做半導體,陝西省轉產半導體的企業,同比增速高達618.25%。
半導體大躍進背後,是國家的巨額補貼誘惑。
據彭博社報道,我們將投入9.5萬億資金來扶持補貼造芯片的企業。
有傳聞說海瀾之家要轉產半導體(但海瀾之家剛剛已否認)
比亞迪也要造芯片。
格力也在造芯片。
搞笑的是,一家名為泉能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的機構,官網創始人一欄寫上了劉德華的名字。
研究院官網顯示,劉德華早年從中科大少年班畢業,之後便創立泉能先進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並出任CEO。
研究院三個副總裁分別是郭富城、張學友及黎明明。
芯片成為唐僧肉了,誰都想上來吃一口,連上市公司也不例外,水泥、電磁線、互聯網遊戲行業的都來了。也誕生了露笑科技這樣的妖股。
有專家指出:大量企業都是來蹭熱點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優惠政策,或者是抬高估值或股價。
現在除了相關方面的巨額補貼外,還有大量投資機構排隊給這些轉型做半導體的企業送錢,有公司不到半個月就收到了25億。
以至於有網友創造出了這樣一個段子。
2
千億騙局層出不窮
有個流傳很廣的故事:
一個人想吃火鍋,他給甲打電話,順路帶點羊肉過來,然後告訴乙捎點蔬菜和丸子豆腐,最後告訴丙拎幾瓶啤酒上來,就差酒了。
放下電話,他微微一笑去燒水了……
2020年9月,半導體業最大的事件是:號稱投資1280億、騙得武漢政府團團轉的明星芯片項目徹底涼了。
弘芯半導體項目在2017年11月正式成立,在成立之初便因為千億半導體項目的名號引來無數關注,並劍指14納米及7納米以下芯片工藝系統。
2017年,蔣尚義空降武漢弘芯擔任CEO。
蔣尚義以前是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的左膀右臂,擔任台積電研發副總裁,在圈內素有“蔣爸”之稱。
2019年底,弘芯大張旗鼓舉行首台ASML光刻機進廠儀式,這台ASML光刻機也號稱“國內唯一一台能生產7納米芯片”的光刻機。
但如今項目工程早已停滯甚至近乎爛尾。
工商資料顯示,弘芯半導體由武漢臨空港經開區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武漢臨空投)持股10%,北京光量藍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光量)持股90%。註冊資金為20億元,目前武漢臨空2億元註冊資本已經實繳,大股東北京光量實繳資本則為0。
北京光量藍圖科技的大股東是李雪艷,過去之前沒有半導體相關行業經驗,光量藍圖甚至是在武漢弘芯開工前一個月才成立,而且武漢弘芯成立至今都在燒政府贊助的資金,光量藍圖沒有出到半毛錢。
武漢弘芯的問題真正引發廣泛關注,來自當地政府頗顯無奈的“自曝”。
2019年武漢弘芯因涉及拖欠4100萬元工程款,被分包商武漢環宇告上法庭;武漢弘芯在9月3日被盛品精密氣體有限公司作為被告申請財產保全;9月9日,武漢弘芯持有的武漢弘芯置業有限公司股權,遭到武漢東西湖區人民法院凍結;在2019年12月曾高調舉行儀式引進的“ASML光刻機”,在剛入廠不久便被抵押給武漢農商行用於融資貸款。該光刻機抵押日期為2020年1月20日,抵押貸款5.8億元。
網上有署名為武漢環宇工程法人王立銀的文章,直指弘芯半導體疑點,王立銀表示“(北京光量)一無技術、二無團隊、三無商業背景,卻能夠讓如此龐大的一個半導體項目落地武漢,實在令人困惑”。
武漢弘芯的騙術並不新鮮,在”芯片大躍進“風口下,地方政府一次次在同一個地方摔倒,令人唏噓。
去年11月5日,因銷聲匿跡過久,南京德科碼被南京市棲霞區人民法院正式公布為失信被執行人。而其佔地17萬平方米、號稱投資30億美元的晶圓廠項目,也淪為了欠薪、欠款、欠稅的“三欠公司”。
德科碼創始人李睿為曾三年內於南京、淮安、寧波三市分別落地半導體項目,但“所過之處皆爛尾”,即三大項目均以失敗告終,並拖欠員工近千萬工資。
德淮半導體公司成立於2016年1月19日,一期投資120億元,佔地257畝,計劃建設年產24萬片12英寸CIS晶圓廠。但目前,德淮實際完成的投資額僅46億元,幾乎獨立支撐了46億資金的地方政府,已拒絕再為德淮支付任何資金。
2018年7月成立的坤同半導體落戶灃西新城,項目計劃總投資400億元,在其3家股東中,除政府以實繳資本出資之外,另外兩家股東出資額均為零。從項目落地到解散,花的所有的錢都是地方政府的……
9月22日,有自媒體爆料:弘芯團隊正從武漢撤退,前往廣州再大幹一場。希望這次騙局不會重演。
3
芯片投資不能追求短期利益
8月26日,以“開放合作、世界同‘芯’”為主題的2020年世界半導體大會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魏少軍教授在接受採訪時分享了一些他的觀點。
魏少軍教授曾在此前的一些演講中提到,我們的國產替代不能以落後替代落後,更不能以落後替代先進,應該用先進替代落後。這也就意味着,我們要在技術上有重大的進步,這個替代才有價值,才有意義,才能成功。
在集成電路領域,無論是追趕還是創新,都需要相關企業進行資金的投入。在集成電路產業備受矚目的今天,有很多資金都轉向了該領域。
尤其是在5G浪潮的席捲下,集成電路的發展佔據了重要的地位。這也引來了資本市場對半導體產業的投資熱潮。但目前的投資中看,有一些基金還是在追求短期的利益,而這對於長期集成電路的發展是不利的。
魏少軍認為,半導體企業的研發投入也需要持續性,尤其是科創板上市的企業,要把創新放在第一位,應該把從股市等資本市場拿到的錢持續不斷地投入到研發中,才能使企業未來走到產業鏈前部。他表示:“我們希望對產業的投資應該是持續、長期、高強度的,不是追求短期利益的。”
在魏少軍教授看來,中國集成電路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中國企業總體而言研發投入不足,即便現在有些企業研發投入已經達到20%以上,但是體量太小,仍然無法實現完全正向的循環。目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迫切需要國家戰略引導下的資本和技術雙輪驅動戰略。因此,解決研發資金長期、穩定、持續、高強度的投入,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關鍵。